大班额下如何准备实验材料
2018-03-13 11:47:02
我们学校和周围的学校比起来,是典型的大班额制,每个班至少是64名学生。学生很喜欢上科学课,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在高兴的同时却又觉得上科学课实在是一份辛苦的工作。因为实验材料的准备太多太难了,上一节科学课只要40分钟,可是准备实验材料有时甚至就要花去好几个40分钟,这种隐形的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针对这一情况,我也经常在思考:大班额下到底应该如何准备实验材料?在这几年的实践当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变临时准备为日常积累
科学课是一门以探究为主的课程,有些内容需要的实验材料非常的繁杂。比
如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材料单元“材料在水中的沉浮”这一课要进行沉浮实验,就是要将木头、纸、金属、塑料等常见材料放入水中,研究它们的沉浮情况。为了实验的科学性,每一类材料至少要准备2个以上的实心小物品,按12个实验小组计算,要完成这个实验教师至少要准备96个实心小物品。如果仅仅是在上课前一天准备,不仅时间上异常紧张,还有可能出现材料准备不齐全的情况。为此,教师不能依靠临时准备,而要在日常积累当中多下功夫。我就有一个柜子,里面分门别类的放了很多我平时收集的“废弃物”,有饮料瓶、易拉罐、吸管、瓷砖、砖块、瓦片等等,其他学科的老师戏称这个柜子是废品回收中心。只有我自己知道,这个废品回收中心在我准备实验材料的过程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变孤军奋战为通力合作
除了自己认真准备实验材料之外,教师还要善于利用各种资源,包括学校资源、家长资源和学生资源,变一个人的孤军奋战为各种资源的通力合作。我们学校本身条件还算好,各年级都有和教材配套的科学工具箱,还有两个实验准备室,为实验材料的准备提供了物质基础。其次,我们的学生家长遍布于各行各业,能够为某些内容的学习提供一定的方便。比如,有的家长任职于高校生物学院,可以为我们提供植物和动物标本;有的家长在地质部门工作,可以为我们提供各种各样的岩石和矿物标本等等。此外,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也不容忽视,他们是非常愿意帮助老师的。只要能有效的指导学生如何准备实验材料并及时的对学生准备的材料做出积极的评价,那么学生就是教师准备材料的最强有力的支援者。记得在教授四年级下册 “油菜花开了”这一课之前,我曾经发愁到哪里去找那么多的油菜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把准备油菜花的任务交给了学生。让我没想到的是,很多学生都带来了油菜花,结果这一课的材料绰绰有余,达到了人手一份程度。
以上两点的顺利实施还有一个重要的基础,那就是教师应该对教材有全面的理解和把握,对所需要的实验材料了然于心,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这样才能胸有成竹而无后顾之忧,从而保证科学教学的顺利进行。